老人们口里讲的寓意,余礼是有些信的,特别是跟钱财有关的,是半点不愿犯忌讳的。
饺子打了汤,热乎乎的两大碗,晌午和晚上都吃饺子就成,大部分的馅还是韭菜鸡蛋的,咸淡适中,也很好吃。
这日还要做些炸豆腐,平常买豆腐都是买的嫩豆腐,炖汤和烧鸡蛋都好吃,但若是要做炸豆腐,就得买老豆腐。
豆腐是李铭川去买的,天气冷,两人也没有事事都一起做。买回来后,余礼手一挥全倒进了油锅里,噼里啪啦炸了起来。
炸豆腐不难,只注意火候时间就成,炸到金黄色余礼一块块夹起来,倒进些辣椒面和炸过的油,又倒了些芝麻进去,拌匀了香的很。
李铭川很喜欢,辣辣的冬日里吃着也合适,但余礼自己只觉得还成,调味是喜欢的,但他不爱吃老豆腐,偏爱嫩些的口感。
到小寒和大寒时,倒没下雪,但冷气积久了,给人感觉更冷些,晚上睡觉余礼的手脚怎么也睡不发热,还是李铭川上床后,贴着他才好些。
先前做地瓜粥没去换的干桂圆,李铭川还是提了几个蛋去找人换了,因为余礼要做腊八粥了。
腊八粥不难,就是东西要的多,稻谷精米黍米大豆绿豆红豆红枣桂圆八样食材呢。家里本只桂圆没有,但红豆做糕点用的多,也用光了,李铭川一齐换了一点过来。
换东西就是这样,拿自家有的去换别家有的,一次换不了多的,就能换一餐。
李铭川把东西递给余礼,道:「够咱们吃腊八粥了吧?红豆家里既用的多,开了春咱们就去镇上再买些。」
余礼看一眼,说:「够了,干桂圆还有多的,还能留着下次炖汤喝,不行泡茶也是好的。」
各种豆子谷子洗干净后,得在水里泡上一阵子才能煮,不然煮出的粥里头豆子会硬硬的,跟吃石子似的。
好的腊八粥定是豆子煮出来了沙,谷子煮出来了油的,抿一口都觉着软糯顺滑,余礼喜欢这种软烂的口感,一次喝了两大碗,难得的撑的不愿意动,李铭川边笑话他小馋猫,边去收拾了灶房和碗。
这段时日桥西村的河面上都结了冰,有不少调皮的小汉子都偷偷在冰上玩,若是被家里人发现了,定是屁股都要开花的,姑娘夫郎都秀气多了,哪怕出了门玩,也绝不到结了冰的河上去,只远远看着。
余礼数错了日子,在腊八节前就和李铭川吃了腊八粥,等到腊八当日,闻着了村里全是腊八粥的香味,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。
他同李铭川说起这件事,李铭川是向来不在意这个的,但见余礼有些闷闷的,便绞尽脑汁逗人高兴。
余礼其实也没什么,就是觉得若是没记错日子,那也能赶上腊八节的热闹了,但他转念一想,对李铭川道:「要不咱们做些腊八豆吧。」
腊八豆余礼很爱吃,豆子软烂又入味,还能做得辣辣的,简直哪哪都合他的口味。
其实这腊八豆最好是立冬便开始做,需得腌上两个多月,到腊八这天便可直接吃了,如今腌上,便是春分那会才能打开吃。但好歹今日记起来了这事,早做一日便能早吃一日。
周氏不会做腊八豆,但李铭川是吃过伯娘做的,确实好吃,若是余礼做,定是更好吃,高兴应了,巴巴地跟着人打算在边上看人做。
见余礼把豆子泡上后没动静了,还问了几嘴,被余礼拍着头笑话了。
「你不会是想着我今日便可做好明日就能吃吧?」
李铭川慢慢回过味来,道:「我没想那么多,还寻思等着晚上吃,热几个馒头便是一餐饱饭呢。」
「等开了春吃,第一口就给你吃,少不了你的。」
李铭川抱着夫郎,道:「你吃你吃,我只吃第二口,绝不吃第一口。」
第二日,余礼把豆子煮熟了,不能煮的太烂,不然后面豆子都化了,没了形。
余礼又沥掉了豆子里头的水分,趁热包进了纱布里,放在暖和些的地方让它自己发酵。余礼干脆就放在柴房了,放了一两天,剥开里头的豆子就生了一层白色的粘粘的东西,这便是发好了。
这个时候往里头放调料调味就成,余礼放了姜蒜末和辣椒面,再放了盐,搅拌好,就能装坛封起,等着到了时日吃就成。
都说过了腊八就是年,余礼也张罗起做牛舌饼的事了。
牛舌饼叫这名,但不是牛舌做的,只是样子像牛舌。
做牛舌饼前,是要炸葱油的,余礼切了葱段,炸到焦黄微微发黑了再捞出来,这葱油留着擀了面条拌着吃也特别香。